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深圳快速发展的低空产业集群如今已成形成势,正逐步展现出作为全球低空经济产业先锋的实力,在从‘无人机之都’向‘天空之城’前进的道路上持续发力。”在8月2日举行的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鹏城实验室副主任尤肖虎如是说。
当天,《深圳市低空起降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5)》(以下简称《方案》)及全球首个智能融合低空系统在大会上发布,深圳低空运行管理中心也同时启用。在打造“天空之城”道路上,深圳已渐入佳境。构建低空起降基础设施网络
根据《方案》,深圳将打造由直升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载客运输、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公共治理服务等组成的低空起降网络。到2025年底,深圳将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实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方案》着力构建低空起降基础设施网络。基于此,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韩立清介绍:“力争到2025年,深圳全市120米以下适飞空域开放面积占比突破75%,低空商业航线总数突破1000条。”
韩立清还透露,深圳将通过建设高质量的低空运行管理服务体系,支撑大规模商业化飞行需求,2025年底前具备支撑1000架以上商业运营的低空航空器同时在空、每日1万飞行架次的服务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