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在一起民事诉讼中,二人充当“演员”在法院“出镜”,一人作为“导演”在法庭外“幕后指挥”;在检察院承认的事实,在法院又变卦。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找到铁证,揭开了事实真相——
这桩假案不寻常
今年5月10日,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法院公开审理黄某权、黄某虚假诉讼案。
“总算是走出不断圆谎的死循环了,我们确实错了……”近日,在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法院的法庭上,曾经“声讨”公权力干预民事纠纷的黄某与黄某权终于承认了捏造借贷关系进行虚假诉讼的事实,并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十分懊悔。 民事诉讼“秒”和解,检察官听闻上了心
“A公司刚申请拍卖黄某的房子,黄某权就把黄某告上法庭要求还款,双方在诉讼过程中毫无对抗,迅速达成调解,黄某权顺利参与了房屋拍卖款的分配。这也太巧了吧!”2022年7月的一天,正在调查一起民事案件的江海区检察院检察官,偶然听到有人在议论一桩民间借贷纠纷案。“民间借贷纠纷一直是虚假诉讼的高发区,这个案子会不会也存在虚假诉讼?”这名曾经做过十多年法官的检察官对这桩“听来的案件”上了心,于是依职权调阅了黄某权与黄某的民间借贷纠纷案的卷宗材料。
卷宗显示,2018年4月,黄某权以黄某欠付其借款本金185万元及利息为由,向江海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黄某支付其借款本息并承担律师费等维权费用。同年5月,黄某权与黄某达成调解协议,确认黄某欠付黄某权借款本息并承担律师费。诉讼过程中,黄某权提交了借款合同、收据、银行转账记录等书面证据,证明黄某权按借款合同约定,分6次共向黄某的账户转账185万元,二人也向承办法官陈述彼此之间无亲属关系,保证本案是真实的民间借贷纠纷。依据该生效调解书确定的债权,黄某权从案外人A公司申请拍卖黄某房屋的执行案件中分得房屋拍卖款39万余元。